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中华情怀—中国民乐名家系列:“风雅颂”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中华情怀—中国民乐名家系列:“风雅颂”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已过期]

演出城市:北京

演出时间:

2017-11-16 19:30

演出票价:

120元 200元 260元 320元 400元
1:本站只提供演出相关信息介绍,购票请到正规渠道购买,敬请谅解!

演出介绍

风雅颂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指挥

谭利华

  谭利华,当今活跃在国际和中国乐坛上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谭利华的指挥风格优雅流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指挥家,谭利华曾应邀指挥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等世界一流乐团,并与美国、德国、英国、捷克、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瑞士、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拿马等三十多个国外著名的交响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与谭利华合作的大师包括:拉扎尔·贝尔曼、弗拉第米尔·奥弗奇尼科夫、让·伊夫·蒂博戴、弗兰茨·尤斯图斯、郎朗、劳埃德·韦伯以及宓多里等。

  谭利华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谭利华16岁起开始指挥生涯。197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教授。随后,他跟随指挥大师李德伦继续研习指挥技艺并担任其助理。1982年至1991年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中央交响乐团主要指挥。2000年至2001年音乐季,谭利华担任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作为中国最活跃指挥家之一,谭利华还经常指挥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中国主要乐团合作,参加国内最重要的音乐节、比赛和演出音乐会。

  谭利华所涉猎的曲目包括古典、浪漫以及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大量经典中外交响乐作品。其中,谭利华尤为擅长指挥西方浪漫派后期和中国当代新创作品。谭利华在中国指挥和首演了许多中外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交响乐作品和当代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雷斯庇基《罗马的松树》交响诗、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德沃夏克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以及其他当代外国重要作品在北京的首演。作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热心倡导者和支持者,谭利华执棒过百余部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的首演。2012年,谭利华指挥了中国作曲家王西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北京的首演,委约和指挥演出了中国作曲家郭文景为2012伦敦奥运会而作的交响序曲《莲花》在中国和伦敦的首演,2013年至今,中国当代四位作曲家叶小钢、周龙、王西麟、张千一再次获得谭利华新创作品委约。

  2001年、2003年、2006年,2009年谭利华四度率领北京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均获得了巨大成功。2009年北京交响乐团成功完成了26天在8个国家演出18场音乐会,并获得欧洲公众和媒体的强烈反响。2009年5月奥地利报道称:“在著名的林茨布鲁克纳音乐厅,谭利华在演出中突出表现了技巧的成熟和对西方音乐到位的理解。他准确、简明扼要的指挥和音乐作品的诠释,让林茨的观众刮目相看”。

  2012年,谭利华率领北京交响乐团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参加2012伦敦奥运会的“中国文化周”活动,于7月29日在伦敦节日大厅指挥了北京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的200多位艺术家联袂演出《圣火·欢乐颂——北京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2012伦敦奥运会庆典音乐会》,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赢得九成以上的上座率。7月29日,英国《卫报》专栏评论家盖伊·达曼评论:“谭利华指挥的北京交响乐团带给伦敦奥运会的礼物——委约中国作曲家郭文景的新作《莲花》——具有雅致曼妙的美感。”

  同年9月,谭利华率乐团赴土耳其锡德罗马古剧场、科隆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和沃尔夫斯堡城市剧院演出获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9月12日,《科隆评论报》以题为“令人难忘的完美”盛赞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出:“他们演奏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就像演奏中国作品一样熟练。他们的完美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9月,谭利华再次率领乐团成功完成了第七次欧洲巡演的出访任务,参加了世界著名的布鲁克纳音乐节和德沃夏克音乐节。同年10月,率团首次踏上美洲大陆在为期两周的巡演中参加了墨西哥的塞万提诺音乐节。之后乐团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作为中国乐坛最活跃和有影响的指挥家之一,谭利华曾指挥在全国许多重要城市演出近千场音乐会。谭利华自1997年开始参与创办、策划北京新年音乐会,目前这一音乐会已经成为北京人欢度新年不可缺少的文化盛事。为了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他每年都要率乐团去许多大、中学校为学生演出通俗易懂的交响乐和管弦乐名曲,并定期举办学生免费音乐会。2012年至2015年,谭利华率领乐团一年的普及演出会就达50场之多。此外,谭利华还指挥许多国家级重要的大型演出活动,录制了近五十张唱片和数百部影视音乐作品。2007年,谭利华与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合作,在全球发行了由他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录制的八张唱片,曲目包括: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鲍元恺的《京剧》交响曲、唐建平的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郭文景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周龙《京华风韵》、穆索尔斯基-拉威尔的《图画展览会》、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等。由此,谭利华和北京交响乐团成为首个EMI合作录制唱片的中国指挥家和乐团。

  2012年至2016年,谭利华策划并实施的百场音乐演出季,以其“大师系列”、“交响经典系列”、“华人音乐家系列”、“普及系列”和“巡演系列”五大板块,让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瞩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交响乐团。

  艺术家

吉炜 古筝

  当代中国杰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导师,中国扶贫基金会“温暖爱心形象大使”、全球十大成功华人女性(香港《Jessica》 杂志2010年评选),中国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高校优秀教师奖。中国权威音乐大奖“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奏奖”获得者(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古筝演奏家),所演奏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被世界最权威古典唱片公司DG唱片(德国留声机唱片公司)收录并出版(钢琴协奏郎朗先生),并成为首位为该唱片公司录制古筝作品的演奏家。出版数十张个人独奏CD专辑、个人独奏现场音乐会DVD与教学DVD,其中与多个国家演奏家乐团合作出版的专辑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发行。

  备受中外乐坛瞩目的中国民乐演奏家,以精湛的技巧与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获得业内外的赞誉。她曾在国际国内举办音乐会上百场。出演于世界著名的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威尼斯LA FANICE 歌剧院、苏黎世音乐厅、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冰岛Harpa hall、赫尔辛基音乐中心、纽约Radio City、慕尼黑爱乐音乐厅等。与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德国广播爱乐交响乐团、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冰岛Capus乐团、荷兰新乐团、瑞士NEC乐团、荷兰ATLAS现代乐团、法国Les Temps Modernes乐团、法国巴洛克乐团、纽约合唱团、德国Tolzer男童合唱团等合作,在威尼斯国际音乐节,英国BBC音乐节,德国萨尔音乐节,德国石荷州音乐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瑞士Corbak音乐节,冰岛DMDF音乐节、法国Belfort国际音乐节、欧罗巴艺术节、南非开普敦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中法文化年开幕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丹麦皇家音乐会及欧盟与中国建交三十周年音乐会、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新春音乐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奖典礼、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等世界音乐活动中举办音乐会及独奏演出。

  吉炜一直致力于古筝音乐现代化、国际化的探索,研究与尝试古筝与世界其它民族乐器合作的可能性,开拓古筝音乐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多种形式的演奏。编写出版了十多本古筝演奏教材。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外名学校进行交流和举办讲座。吉炜在古筝教学和演奏中长期坚持探索创新,成果斐然。所教授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权威专业演奏大赛中取得金奖第一名等好成绩。

  吉炜老师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艺术家,将自己置身于中国与世界的音乐舞台,努力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

赵家珍 古琴

  赵家珍,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会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民族乐器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委。

  1980年,赵家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古琴专业,师承我国虞山吴派奠基人、一代宗师吴景略先生,且有幸得到广陵派一代宗师张子谦先生的精心指教,启蒙于龚一先生并得到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教诲。19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赵家珍的古琴艺术博采诸家之长,融会贯通,成果斐然。她的演奏刚柔并继,清丽飘逸、灵巧多变。音乐追求舒展惬意的情趣,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气势恢宏,格调新颖,极富光彩。对乐曲的演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集虞山吴(景略)派的自然之趣和广陵张(子谦)派的夸张豪放于一身。

  她的古琴音乐撼人思魂,极富光彩,发音讲求圆润质透,力度柔中带刚,勾索拨弦自成大家。她借鉴中国古典山水墨画的技法,注意琴音之间的点面结合,既有单音力透琴背的妙作,更有气定神闲开阔高远的意境和力拔河山之大气,并已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她的古琴艺术在音乐界颇受好评,在中国传统音乐界颇有威望,并深受广大古琴爱好者的喜爱。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赵家珍教授潜心研究教学理论,融会贯通众多的古琴流派,并把各流派之精华提炼出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体系当中,为古琴教学的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严谨化,做出了特殊贡献,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与业余学生,麾下弟子逾万人,上至政界要人、企业家、社会精英、外国友人,影视体育明星,下至普通百姓,大中小学生,并分布在世界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当代著名的古琴演奏家、专业古琴教师及古琴理论研究者、弘扬者。历年来所教授的学生亦在国际、国内各项重大音乐比赛和专业古琴比赛中独占鳌头。

  教学之余,她曾多次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奥地利、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和举办独奏音乐会,并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比利时布鲁塞尔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澳门中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团体合作演出。2009年10月在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古琴音乐会。是第一位走进卡内基的古琴演奏家。

  2006年发起策划并成功举办“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和“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100周年音乐会”。此次活动收到古琴论文一百多篇,举办琴人雅集五场,举办高水准古琴音乐会四场,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古琴的热潮。

  赵家珍教授还为多部优秀电影电视剧录制古琴音乐和担任古琴艺术指导。如《甄嬛传》、《赤壁》、《赵氏孤儿》、《末代皇帝》、《红楼梦》87版、《千里走单骑》、《火烧圆明园》、《三国演义》87版、《笑傲江湖》央视版、等。

  赵家珍教授录制有多张个人古琴独奏专辑CD和DVD。CD《禅·意》《琴·赵家珍》、《琴想》、《琴逸》、《琴思》、《古琴名家-赵家珍》、《古琴大师赵家珍-诗之古韵》、《赵家珍古琴独奏精选》、《丝路掠影》、《琴箫佛曲》等,DVD《天艺之声—赵家珍古琴师生音乐会》、《琴韵水墨—古琴大师赵家珍经典琴曲视听音乐会》等,并发行和畅销到许多国家和地区。2011年个人古琴独奏专辑《琴-赵家珍》获第十届美国独立音乐世界音乐最佳专辑大奖。

马向华 二胡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主任。

  山东济南人,7岁开始随济南市少年宫的陈建新老师入门学习二胡,9岁拜师济南前卫歌舞团苏安国老师,198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冯智皓老师、聂靖宇老师。自1991年开始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1994年免试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学士学位,1998年以优异成绩获中央音乐学院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此外,在祖国各地研修学习不同的地方音乐,得到甘尚时、余其伟、闵惠芬、林心铭等老师的多方指导,获益良多。2001年以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卓越的表演能力留校任教。

  在国内、国际重大器乐赛事中,马向华屡获殊荣,多次荣获第一名,被誉为二胡赛事“常胜军”,包括1989年艺术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获二胡少年专业组一等奖、1997年台北中国器乐大奖赛二胡组第一名等等。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

  从9岁开始国内国际演奏生涯,十多年来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美国、加拿大、德国、丹麦、法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葡萄牙、英国、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等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举行独奏音乐会,并灌录出版了多张个人专辑。其中包括多种风格及大量技术性、高难度的二胡曲目。经常参与各国艺术节、音乐节以及其它重要国际演出。合作过的乐团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法国交响乐团、意大利威尼斯歌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夏威夷交响乐团、澳洲青年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国立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全球多个国家的电视台、电台,平面媒体均为其做过不同的特辑及专访。

  马向华以其精湛技术、自然音乐、本质演奏和深厚文化活跃于乐坛,凭借出色的演奏、演绎及乐坛影响力经常被著名作曲家指定为合作对象。

  马向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结构合理的教学系统。马向华撰写了多篇具有“音乐价值”的音乐论著及音乐文献,她提出的《手到、心到、意念到》三位一体的整全演奏论点、《精确、速度、力量》的弓弦世界、《演奏的修为、运化与表达》的本性演奏,《等待,跟随,信任与谦让》的室内乐原则、《论演奏》表演通著等,这些音乐文献表明了马向华的音乐教育新思想,目光限制已从乐器的技巧、技法、指法范畴上升到思想与意识的层面,在她的舞台、教学及训练的世界里,流程、精确、速度、和力量在这里被上升为一种纪律和计算,风格不再是赢得观众瞩目的聚焦,天然表达才是享受观众未及发现的乐趣,技法也不再是演奏世界里的比拼,演奏计算才是舞台最本质的内在。她的这些独特的艺术修为具有非常的感染力,在她的思想里,舞台不只在是耀眼外表,更在气度内涵,精致韵味,动静张弛间,人格风范、民族气质表露无余。

  这些研究成果“不断挖掘”了她“在历史经验演奏过程的起点上构建与之起点一致的逻辑解释”,她的“内在感受”渐进阐明了“演奏、音乐、人体、意识、本原”其中的本质关系,她的时代使命及音乐成就为中国乐器走向更高更亮的音乐世界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李聪农 打击乐

  中国中央歌剧院敲击乐演奏家、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特聘教授、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美国PIVD国际大赛评委。

  他的敲击乐艺术精彩之处并非全是狂敲猛打之“力”作,而是敲击时静似银针坠地;动若奔雷震撼心弦。他演奏的各类打击乐器音色之纯正、动态之凌厉。经他演奏的打击乐作品个性更加鲜明,色彩更加饱满,形象更加立体,动中有静、刚中带柔、张弛有度、耐人寻味。

  2010年应旅美著名作曲家周龙先生之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首演其新作,打击乐协奏曲《鼓-韵》获得极大成功,在此曲世界巡演首站,德国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厅更获得欧洲观众的极大赞誉。当地报纸评论:李聪农先生演奏的中国打击乐器,音色的凸现是基于交响乐队整体动人旋律之上的,除了同样具有鼓声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外,更加具有音乐的旋律之美,他就如同一根红线贯穿所有的珍珠。

  与他合作的著名乐团有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广州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

  演出团体

北京交响乐团

  享有中国“首都明珠乐团”美誉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40年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以及全体音乐家对音乐无比执着的热情和真诚奉献,实现了乐团艺术水准的持续性稳步提升,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

2001年至2013年七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工厂、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普及的层面从基层学校的饭堂、礼堂、工厂社区乃至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歌剧院和音乐厅等。2014年更是将音乐季首场开幕音乐会安排在校园举行。

  随着2017北京交响乐团新乐季的开幕,北京交响乐团正在以昂扬的状态和饱满的激情,奏响更加辉煌的艺术篇章。

  曲目

《三音四喜》        邹航 曲

  吉炜筝乐团

古曲《离骚》        陈康士 曲

  古琴:赵家珍

心香            赵季平 曲

  二胡:马向华

桃花源           李博 曲

  古筝:吉炜

夜深沉           吴华 曲

  二胡:马向华

  吉炜筝乐团

——中场休息——

春风-古琴协奏曲      龚一 许国华 曲

  古琴:赵家珍

  打击乐:李聪农

远清秋-古琴协奏曲     谢鹏 曲

  古琴:吉炜

长城随想曲-二胡协奏曲   刘文金 曲

 第三、四乐章

  二胡:马向华

风雅颂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