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2016-2017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终评音乐会

2016-2017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终评音乐会 [已过期]

演出城市:北京

演出时间:

2017-12-13 19:30

演出票价:

120元 200元
1:本站只提供演出相关信息介绍,购票请到正规渠道购买,敬请谅解!

演出介绍

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终评音乐会

  指挥

张艺

  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张艺自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990年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徐新教授和冀瑞铠教授。2000-2003年,他在德国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获得享有德国指挥界“活化石”之称的指挥家马克思Ÿ博默教授悉心教导。

  作为当前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张艺曾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合作音乐会、歌剧和芭蕾舞剧演出,如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澳门乐团、英国伦敦爱乐乐团、德国广播爱乐乐团、德国符腾堡室内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交响乐团、古巴交响乐团、瑞典皇家歌剧院等。他的足迹遍布欧、美、澳与亚洲等地,携手合作的著名中外艺术家有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伊曼纽尔Ÿ帕胡德、文策尔Ÿ富克斯、雷诺德·卡皮桑、提鲍德、郑明和、张永宙、郎朗等。马来西亚国王与王后对他极为赞赏,当地新闻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张艺是)灿烂的、不可思议的、极具魅力的年轻指挥家”。

  张艺曾指挥演出许多中外作品的中国首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个士兵的故事》、叶小纲的《马九匹》、陈其钢的《道情》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莫扎特《c小调弥撒》和罗西尼《圣母悼歌》的中国首演等。此外,他还录制了不少中外作品的唱片,如德国Wergo唱片公司出版的叶小纲交响乐作品,与英国伦敦爱乐乐团及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为DEECA唱片公司录制英国作品专辑。2012年5月因指挥大量中西方当代音乐荣获北京现代音乐节杰出贡献奖。

  在国家重大活动中也能看到张艺的身影,如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其中张艺指挥并录制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部分音乐,包括主题歌《我和你》。2015年11月,张艺带领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赴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办了“联合国五常联合音乐会”,庆祝中瑞建交65周年、联合国胜利7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7年3月,他带领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赴阿联酋参加阿布扎比艺术节获圆满成功。

  演出团体

中国爱乐乐团

  与新千年共同肇始的中国爱乐乐团已走过了十七年的历程,历经十六个音乐季。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这个年轻的交响乐团在音乐舞台上甫一出世,便赢得海内外极大的关注。十七年走来,实现了乐团创建者们为自己确立的“中国一流,亚洲前列,世界著名”的既定目标,完成了历史性的提升和跨越。

  2009年春天,英国《留声机》杂志评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与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一起榜上有名。十七年间,中国爱乐乐团已举行了包括交响乐、歌剧、清唱剧、戏剧配乐、芭蕾音乐、室内乐、音乐剧、影视音乐、多媒体音乐、与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各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千余套音乐会,演奏了近三千部作品,观众累计百余万人,国内、国外巡演行程约计百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20余圈。

  2000年5月25日,在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的关心指导下,中国爱乐乐团在原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爱乐乐团是国家级交响乐团,直属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任团长为李南,余隆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作为中国年轻且最具活力的交响乐团,乐团以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树立起一个挺拔的标杆。

  2000年12月16日,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首演音乐会。自2001年9月至2017年的十六个音乐季中,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家、管理层在几任团长和艺术总监余隆的领导下,付出巨大心血、智慧、艰辛和努力,以坚定、坚实的步伐,实现了艺术水准的持续提升,赢得世界范围的广泛瞩目和赞誉。

  中国爱乐乐团在十七年间完成了大量音乐作品的世界首演、中国首演,数量之多堪称中国乐界的翘楚。正是在这样频密的艺术活动中,乐团逐渐形成并确立起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形成“中国爱乐之声”,凝聚了一个朝气蓬勃的艺术家群体。

  中国爱乐乐团始终不渝地以推动、弘扬中国音乐新作品为己任,每个音乐季都安排中国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坚持向国内外杰出作曲家委约创作。因为他们始终清晰地认识到,他们代表中国,代表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情怀。

  中国爱乐乐团曾于2000-2006年先后与德意志留声机(DG)唱片公司合作录制过四张唱片,开创了中国乐团与世界顶级唱片公司合作,面向全世界发行唱片的先河。2012年,中国爱乐乐团在过往音乐季演出中的现场录音合集出版发行,这套100张CD的唱片套装收录了乐团在过往105场音乐会中演奏的213部中西方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系第一次由中国的交响乐团录制发行,创造了我国交响乐团在唱片录制方面的新纪录,也几乎囊括了2012-2013年中国唱片界的所有大奖。这套CD堪称音乐收藏界的奇迹,已成为音乐爱好者们的必选。

  中国爱乐乐团自成立伊始,即以经典音乐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为己任,她在艺术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不辞辛苦、热情、敬业地进行区域广泛并且高密度的境内外巡演,既赢得由衷的赞誉,又使所到之处,领略了中国艺术家演奏经典音乐的无穷魅力和爱乐精神的传播。

  2005年2月至4月是注定铭刻在乐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段,乐团在艺术总监余隆率领下远涉重洋,举行中国音乐史上空前规模的环球世界巡演,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英国、德国等国家的22个城市举行音乐会。

  2008年5月,乐团访问梵蒂冈,在著名的保罗六世大厅由余隆指挥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中国乐曲《茉莉花》,受到包括教皇本笃十七世在内的八千余名听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了教皇向全世界发出的对北京奥运和中国人民的祝福。此举被国内外媒体称为音乐外交的“破冰之旅”。

  2010年10月,中国爱乐乐团应文化部邀请随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意大利出席为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而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活动。温家宝总理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出席了音乐会,共同见证了这次中意文化交流的盛况。演出前温家宝总理在下榻酒店亲切接见了乐团并合影留念。

  2014年7月,中国爱乐乐团受英国逍遥音乐节之邀赴伦敦演出,成为第一支登上世界顶级夏季音乐节舞台的中国乐团。

  2015年8月,中国爱乐乐团举行历史性的“丝绸之路巡演”,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与希腊等五个国家的六座城市里演出了七场音乐会,成就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破冰之旅,并得到了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众多国际媒体的交口称赞。

  2016年5月,中国爱乐乐团举行了跨越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与印度三国的“2016海上丝绸之路巡演”,在雅加达交响大厅、科伦坡“莲花池”剧院与孟买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分别举行音乐会,由此成为首个将艺术足迹延伸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音乐团体。

  2016年11-12月,中国爱乐乐团举行跨越加拿大、美国与古巴三国的“2016美洲巡演”,在时隔五年后重返美洲大陆,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造访古巴的交响乐团。乐团此行收获包括《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的一致好评,标志着乐团的艺术实力再一次在古典音乐主流市场得到肯定。

  与此同时,中国爱乐乐团也在为拓展古典音乐新的表现形式、探索新的古典音乐载体而作出尝试。2014年夏,乐团完成了交响乐艺术电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摄制。2015年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滕文骥导演与余隆、郎朗、濮存昕、王秀芬等艺术家们倾情出演的音乐艺术片《黄河》完成摄制,并于同年9月进行全国公映。

  作为国家的重要艺术机构,中国爱乐从未忘记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自2006年起,乐团每年赴全国多所大学演出交响音乐会,为莘莘学子们送去既有普及,又有教育,还能赏心悦目的经典音乐,并带有风趣的解说;乐团每年必赴小学和农村进行扶贫和捐助,很多的公益活动乐团均积极参加,艺术家们感动着社会也感动着自己。

  十七年来,综合国内外各界和音乐界对中国爱乐风格特点的评价已成共识,就是“霸气与温婉、嚣张与内敛,既有恢宏博大的整体结构,气息绵长的律动线条,也有素朴凝重的情感蕴藉,激越澎湃,荡气回肠”……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表现就像大千世界,似绚丽人生,有起伏,有跌宕,有艰辛,有欢乐,有壮怀激烈,也有似水柔情,生命三昧,均体现在乐团十七年的艺术历程中。当今天与历史、经典与新锐、长者与末学、大师与新秀,共同铸就中国爱乐壮丽感人的管弦乐之音时,我们既共同对伟大的音乐传统敬畏和朝圣,也不忘对十七年来为中国爱乐乐团付诸心血、无私奉献的爱乐朋友们鞠躬致礼。

  曲目

《北魏回响》        段炼 曲

  “任何事物,尤其是艺术,在其诞生之初都本性的透漏着些青涩、粗糙、甚至幼稚。但或许正因如此,它较中后期成熟作品而言才会显得尤为天真、生猛与神气饱满,换而言之亦是元气淋漓”。此为作者在观摩云冈石窟与敦煌北魏诸洞时的所思所叹。然而,偏偏这原始粗犷、元气淋漓的人文风情与艺术格调却随着北魏孝文帝之汉化改革而消失殆尽,以至鲜卑一族彻底融化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对于置身于《舍身饲虎图》、《鹿王本生图》以及“云冈露天大佛”前的作者而言,孝文帝之功过已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作者耳边—“一个彻彻底底的汉人”耳边,粗犷有力的北魏似乎跨越了时空,在彻响、在回荡。

《诗三则》         缪薇薇 曲 

   根据芬兰女诗人伊迪特索德格朗诗歌集中的三首诗所描绘的内容进行创作的。索德格朗作为现代主义诗人,其诗歌内容是对自己的生活、爱情和死亡的写照。三首诗歌虽然各自独立,但都表达出了诗人对上帝的冥想,她吟咏生命、充满了痛苦但又渴望自由。三个乐章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表达了诗歌中所传递的时而忧伤、时而欢乐的变幻不定的情绪。第一首魔力,整个音乐充满了对比,从弦乐低音的震音与高音虚弱的泛音,梦幻色彩的颤音琴,马林巴,钢片琴与撕裂的铜管音色的对比,到流动的音型与敲击性的 打击乐的对比。第二首森林的忧郁则是通过预制钢琴,弦乐的微分音,木管的滑音,营造出扭曲的音响色彩,用来表现生病的神,苍白的花朵,害羞的小鸟。第三首则是以铜管为主奏音色,关注于和声色彩的变化。小号开始吹奏出的动机为全曲的核心材料,整个乐曲以该动机为基础不断展开。直至最后在不同声部中交替叠置出现。

《星空下的原野》      盛萌 曲 

  作品灵感来源于梵高的传世名画—《星月夜》。

  星空,代表着极致的绚烂、色彩斑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梦幻。

  原野,代表着宽广、辽阔,海纳百川包容着世间万物。

  二者也暗示了我内心的两面,相互撕扯、碰撞以至达到理想中的平衡。

  作品意图展示作者脑海中全新的音响世界,壮丽、宏伟。与此同时,更加体现出作者心中无限向往浪漫、唯美的精神境界。

  交响音画《星空下的原野》融合了西方油画般的浓墨重彩,同时又表现出东方水墨画中特有的潇洒写意。整首作品由无调性至泛调性,最后回到调性的呈示。

《飞寒》          李博 曲 

  东北地区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那里常常是积雪覆盖,寒风凛冽的景象,从小在东北长大的我更是有亲身的体会。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极端天气并没有阻碍东北人民朴实的性格和对于生活的热情——天气是冷的,可人心是暖的。

  这首作品是要赞颂人类抗争自然困难的勇气,和人与人之间真挚的爱。《飞寒》代表着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我希望它是一股暖风,吹走人们心中的冷漠,抚平心中的沟壑,以一种乐观,勇敢的态度走向每一个人生的春天。

《纵目青铜》        张志亮 曲 

  四川三星堆文明在考古学上素有“世界第九奇迹”之称,铜纵目面具在众多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中,造型最为奇特。作者在第一次见到该面具时就被其夸张的造型深深吸引。青铜纵目等面具的出现带来了许多未解之谜,古蜀王国可能在迁徙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音乐随之而行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青铜纵目面具的奇特造型究竟是由于“传播”所致,还是“趋同”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作者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去追溯古蜀王国那些神秘的印记,以及由不同文化交织的魅力与影响。

《暗月·晚风》        蔺锡鹏 曲 

  交响音画《暗月·晚风》一如既往地使用我喜欢的点描风格,在保持旋律完整的同时,在背景上加以多变的处理,时而浓厚,时而清淡,时而昏暗,时而明亮。

  全曲没有明显的高潮和低点,有时也没有完整的旋律,它好像一种效果,就像不同的光与色映照在颤动着的水面上。

  在技术上,作品贯穿着两个主要动机,开始由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并映衬在不同的和声背景下,之后将其变化、进行展开并融合起来,相互交织着构成全曲。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月儿在云从中缓缓穿行的,若隐若现的画面。全曲演奏时间约12分钟。

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终评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