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间:
2014-09-19 19:30 2014-09-21 19:30演出票价:
80元 160元 320元 400元 480元 580元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
国家大剧院全新策划制作的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将成为作曲家罗西尼这部伟大作品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首次尝试在音乐厅制作带投影的歌剧音乐会,取代通常简单形式的音乐会,此次将会在投影设计的独具匠心之下,在音乐厅里为观众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呈现这台演出。通过虚拟影像对于音乐厅舞台和空间进行重新构建和布置,创新地改变欣赏音乐会时音乐厅空间里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形式,让观众仿佛被环抱在精彩故事与音乐的立体交融之中。国家大剧院将以专业一流的制作水平,在著名指挥家吕嘉的执棒下,云集世界顶尖中外籍独唱演员担纲主角。目前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中外演员,包括男中音乔瓦尼•梅欧尼、男高音安东尼诺·希拉古萨、男低音罗贝托·斯坎迪乌齐、男低音关致京、梅杰,男高音石倚洁、王冲,女高音宋元明、女中音王宏尧、男中音刘嵩虎等,都将强力加盟。
《威廉·退尔》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这部作品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本剧最有名的序曲是在音乐史上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名曲,也是音乐会上的珍品,它成为标题音乐式序曲的楷模,若称它是所有西方经典歌剧中,在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一段旋律恐怕也不为过。
作曲:焦阿基诺·罗西尼
脚本:儒伊与比斯
首演:1829年8月3日,巴黎歌剧院
指挥:吕嘉
多媒体设计:塞尔乔·梅塔利
主演:
威廉·退尔(男中音):乔瓦尼·梅欧尼
阿诺尔德(男高音):安东尼诺·希拉古萨
玛蒂尔德(女高音):宋元明
梅尔希塔尔(男低音):关致京
福尔斯特(男低音):罗贝托·斯坎迪乌齐
杰米(女高音):李欣桐
黑德维奇(女中音):王宏尧
罗迪(男高音):石倚洁
格斯勒(男低音):梅杰
鲁道夫(男高音):王冲
猎人(男中音):刘嵩虎
故事发生在十三世纪奥地利统治下的瑞士,卢塞恩湖边住着神箭手威廉·退尔一家。这天正是牧人节,按照当地的习俗,德高望重的长老梅尔希塔尔要为当地的情侣们祝福,但唯独不见儿子阿诺尔德前来请他祝福。原来,阿诺尔德曾在河里救起一位姑娘玛蒂尔德,两人萌生爱情。然而,玛蒂尔德的父亲格斯勒恰是奥国派驻瑞士的行政长官,一位作恶多端的魔鬼,对瑞士人民进行着残暴的统治。阿诺尔德处在矛盾之中,他既热爱祖国瑞士,同时又爱着玛蒂尔德,所以他不敢前来祝福。牧人洛伊托德匆匆跑来,原来格斯勒手下的一个士兵侮辱他女儿,洛伊托德一气之下杀了这个士兵,格斯勒的手下追杀过来,洛伊托德只有渡过湖,才能躲过一劫,退尔毅然帮助洛伊托德逃走了。格斯勒的侍卫官鲁道夫没抓到洛伊托德,就把梅尔希塔尔长老抓走了。
阿诺尔德和玛蒂尔德还在热恋着,退尔和另一个爱国青年福尔斯特告诫阿诺尔德为了瑞士放弃和玛蒂尔德的爱,并告诉他梅尔希塔尔长老已经被格斯勒杀害了,阿诺尔德听后决心为父亲报仇,三人结为好友,发誓要推翻黑暗统治,解放瑞士。
这天是奥国统治瑞士100周年的日子,格斯勒命令手下在桩子上放上一顶他的帽子并要所有瑞士人向帽子施礼以侮辱瑞士人来显示自己的权威,退尔带着儿子路过时拒绝向帽子敬礼。格斯勒的手下认出退尔就是放走牧人洛伊托德的人,罪不可赦。格斯勒知道后顿生毒计,他在退尔的儿子头顶上放一个苹果,并说只要退尔用箭射中苹果,就可以免罪。神箭手的退尔一箭射中苹果,但他又说如果第一只箭没射中苹果,那么第二只箭就会射向格斯勒,格斯勒大怒,要把退尔抓起来。这时,反抗奥国统治的瑞士人民武装起义了,人民猛烈进攻着,最后,格斯勒死在退尔的箭下,瑞士人民获得了完全的胜利。玛蒂尔德依然爱着阿诺尔德,她扑在阿诺尔德的怀抱中。
吕嘉
吕嘉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华人指挥大师。他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幼年学习钢琴和大提琴,后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大师郑小瑛学习指挥。24岁时,吕嘉进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跟随汉斯·马汀·拉宾斯坦教授、罗伯特·沃尔夫教授继续深造。同年,吕嘉在意大利获得安东尼奥·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并由此开始了辉煌的职业指挥家生涯。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吕嘉在欧美及全球各国指挥歌剧及音乐会两千余场。他是第一位在意大利担任重要歌剧院总监的亚洲指挥家,也是第一位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华人指挥家。在欧洲,他曾在斯卡拉歌剧院、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以及洛桑、都灵、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弗洛伦萨、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的众多歌剧院指挥过大量重要歌剧制作。在交响乐领域,他曾与众多国际顶尖交响乐团合作,如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汉堡广播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及众多其它欧美及澳洲乐团。
吕嘉是第一位录制全套门德尔松交响作品的华人指挥家,也是全球唯一录制了瑞典国宝级作曲家英瓦·利德霍姆全套交响乐作品的指挥家。他对德国古典浪漫派作品和法国印象派的诠释被盛赞为“用精准的音乐语言与完美的指挥技巧”演奏出“极其令人信服的音乐演绎”。在身为歌剧故乡的意大利和德国,吕嘉指挥的歌剧剧目超过50部,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家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
2007年,在意大利佩萨罗举行的罗西尼歌剧节上,吕嘉指挥的罗西尼歌剧《鹊贼》荣膺当年的“欧洲年度最佳歌剧大奖”。同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决定授予吕嘉“总统杯”,以表彰他为欧洲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2012年,他还在举世瞩目的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并由此成为该比赛有史以来唯一的华人评委。
2012年,吕嘉成为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与首席指挥。由他监制和指挥的《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假面舞会》、《托斯卡》等歌剧,在世界众多歌剧与音乐媒体上广获赞誉。凭借这些世界水准的歌剧制作,国家大剧院不仅成为全球歌剧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更由此开辟了歌剧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同时,在吕嘉带领下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通过其在音乐会中令人叹服的表现,稳步崛起,成为中国新一代交响乐团的杰出典范。
在担任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和首席指挥之前,吕嘉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并曾在意大利特里埃斯特歌剧院、佛罗伦萨交响乐团、罗马拉奇奥室内乐团及瑞典诺克平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指挥。同时,吕嘉现在同时担任澳门乐团音乐总监。
乔瓦尼·梅欧尼 男中音 饰 威廉·退尔
乔瓦尼·梅欧尼在幼年时期就学习钢琴,在大师里欧·费利的指导下,全身心的投入歌唱事业。是许多国家和国际大赛的获奖者,1991年列蒂费拉维奥韦斯巴芗剧院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马赛罗是他首次亮相歌剧舞台。
如今,事业成功的他活跃在世界歌剧的舞台上,在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苏黎世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歌剧院、汉堡国家歌剧院、斯图加特国家剧院、莫斯科大剧院、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马赛歌剧院、斯特拉斯堡歌剧院、博洛尼亚市府剧院、罗马歌剧院等多个国家、地区著名剧院合作中,参演过的歌剧数不胜数,如《弄臣》、《纳布科》、《假面舞会》、《唐·卡洛》、《游吟诗人》、《阿依达》、《茶花女》、《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浮士德》等世界著名歌剧。
未来他还计划将在意大利比萨演出歌剧《托斯卡》,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茶花女》以及法国土伦歌剧院出演莎士比亚著名作品《麦克白》中的标题人物——麦克白。
安东尼诺·希拉古萨 男高音 饰 阿诺尔德
安东尼奥·希拉古萨来自意大利墨西拿。他是朱塞佩·迪斯蒂法诺比赛中的获奖者,1996年他在莱切进行了自己的首演,扮演《爱之甘醇》中的内摩利诺一角。他的职业生涯引领他走进了诸多歌剧院与音乐厅,包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德国柏林歌剧院、布鲁塞尔的莫奈歌剧院、马德里皇家剧院、新东京国家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罗马歌剧院、圣塞西莉亚美国国家科学院、马吉奥音乐厅以及佩萨罗的罗西尼歌剧节。他所出演的剧目包括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和莫扎特的歌剧中的男高音角色。曾和下列指挥进行过合作,例如捷杰耶夫、里卡尔多·穆蒂、丹尼尔·奥伦、阿尔伯托·泽达、雷纳托·帕伦博、罗伯托·阿巴多、布鲁诺·卡帕尼拉、多纳托·伦采蒂以及伊夫·阿贝尔。最近他在柏林、巴黎和莫斯科出演的《灰姑娘》,在巴黎出演的罗西尼歌剧《小庄严弥撒曲》,在佩萨罗的罗西尼歌剧节出演《西吉斯蒙德》和罗西尼的《圣母悼歌》,在都灵出演的《坦克雷迪》,在的里雅斯特出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爱之甘醇》,在巴黎、都灵、巴利亚多利德和巴塞罗那出演的《塞维利亚理发师》。
宋元明 女高音 饰 玛蒂尔德
宋元明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蝙蝠》中饰演奥黛丽,《图兰朵》中饰演柳儿,《艺术家生涯》中饰演穆塞塔。
旅奥女高音。以特优双硕士头衔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歌剧与轻歌剧”及“艺术歌曲与清唱剧”,师从弗兰茨·卢卡索夫斯基教授,并取得声歌系硕士以上“优秀艺术家”表演专业最高学位。同时毕业于维也纳普莱纳音乐学院长笛专业。曾获第48届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奥地利第13届“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最佳女高音”和青年组第二名双项,第44届捷克“德沃夏克”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及“最佳歌唱家”双奖等6个国际比赛的奖项。曾在萨尔斯堡国际艺术节、维也纳美泉宫皇家歌剧院、奥地利格拉茨歌剧院、首尔艺术中心、釜山艺术中心、捷克卡洛维瓦利歌剧院等著名剧院演出,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等著名乐团,及穆蒂、巴伦博伊姆和捷杰耶夫等著名指挥家合作过。出演过《唐·璜》、《艺术家生涯》、《图兰朵》、《卡门》、《蝙蝠》等剧目。维也纳媒体评论:“她的声音可塑性极强,柔美而具有力量,能胜任抒情到花腔的歌剧角色。
关致京 男低音 饰 梅尔希塔尔
他曾出演过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艺术家生涯》(饰科林)、《山村女教师》(饰周五山)、《西施》(饰伍子胥)、《赵氏孤儿》(饰公孙杵臼)、《图兰朵》(饰铁穆尔)、《茶花女》(饰医生)、《爱之甘醇》(饰杜卡尔玛拉)。
男低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歌唱演员,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声乐评委,北京百顿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政府奖),世界著名歌唱家卡罗·贝尔冈齐亲自颁发的奖学金,第一届“金色彼岸之声”新人新作声乐比赛获优秀奖,第三届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获水晶奖。
关致京曾主演过多部歌剧,题材丰富,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多次应邀与国内众多主要艺术院团合作出演歌剧及音乐会。主演作品有威尔第《安魂曲》、德沃夏克《D大调弥撒》、《神州和乐》,以及歌剧《江姐》、《原野》、《热瓦普恋歌》、《费加罗的婚礼》、《莎乐美》中国首演、《蝴蝶夫人》、《魔笛》、《国王》,谭盾歌剧《茶》等。
罗贝托·斯坎迪乌齐 男低音 饰 福尔斯特
罗贝托·斯坎迪乌齐曾于其出生的城市特雷维索学习唱歌,师从安娜·玛丽亚·比恰多,并于1982年首次登台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出演《费加罗的婚礼》,由里卡多·穆蒂指挥。他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制作、乔治·索尔蒂爵士指挥的《西蒙·博卡涅格拉》中对于“费埃斯科”一角的诠释备受赞誉,奠定了其在国际声乐界中的地位。
斯坎迪乌齐已成为当今歌剧舞台上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他以美丽的声音、和谐高贵的音色、甚至是富有魅力的舞台个性深深吸引着听众。他频繁出现于众多国际重要的歌剧舞台,包括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巴黎巴士底歌剧院、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等。他经常性合作的交响乐团与音乐界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以及芝加哥、旧金山、费城、波士顿和洛杉矶爱乐乐团等,还有斯卡拉爱乐管弦乐团、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圣西西里亚国家管弦院团、巴黎国家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乐团等。
罗贝托·斯坎迪乌齐被国际声乐评论家誉为“高贵的男低音”。
李欣桐 女高音 饰 杰米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声乐表演学士、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声乐教育法硕士。在国家大剧院出演过《卡门》(弗莱斯奎塔),《费加罗的婚礼》(芭芭丽娜)。其它参演剧目有:《雷雨》(繁漪)、普契尼歌剧《外套》 (Gi·rgetta)、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皇后)、《图兰朵》(柳儿)、《卡门》(米凯拉)。在美期间获NATS比赛第二名。
王宏尧 女中音 饰 黑德维奇
她曾参与《卡门》、《狄托的仁慈》、《茶花女》、《魔笛》等多部歌剧的公演及巡演。在清唱剧及宗教音乐作品中也能够欣赏到她完美的演绎。她曾与香港圣乐团合作,在香港大会堂演唱威尔弟教会音乐作品《安魂弥撒》,与香港浸会大学音乐交流,演唱亨德尔清唱剧《弥撒亚》,以及由叶咏诗执棒的“澳门圣诞音乐会”演唱宗教音乐作品《天主经》、《荣耀经》等等一系列演出均获得一致认可。在“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国际音乐周”声乐专场演出和“北京现代音乐节“相关演出活动中也有她出色的表现。
石倚洁 男高音 饰 罗迪
继2008年佩萨罗的罗西尼歌剧节之后,石倚洁在国际声乐舞台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意大利国立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佛罗伦萨歌剧院、圣卡罗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等著名的音乐圣地都留下了自己的歌声。他合作过的指挥包括了阿巴多、长野健、阿尔伯特·泽塔。石倚洁最近的演出包括《清教徒》、《魔笛》、《弄臣》。他还重返罗西尼歌剧节献声《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并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他未来的计划包括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演出《爱之甘醇》、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在图卢兹和格拉茨演出《宠儿》,在洛桑歌剧院演出《坦克雷迪》和《意大利的土耳其人》,在圣地亚哥市政歌剧院演出《意大利的土耳其人》,在安特卫普和根特演出罗西尼的《阿尔米达》。
石倚洁出生于上海,并在当地接受了声乐教育,此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的东邦音乐大学。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全新的音乐精神和远大的音乐视界。来自中国及海外的近百名音乐家以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去践行音乐中永无止境的给予、智慧和精进,为北京及中国新式音乐生活的塑造、为演绎和传递艺术的美好与光明而倾尽心力。
同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全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身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他们既是中国歌剧最高音乐造诣的代表者,也在音乐厅舞台上有着熠熠生辉的表现。在《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茶花女》、《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众多世界级的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中,他们出色的音乐演绎已经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2011年,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全套马勒纪念系列中表现瞩目。2012年,在艾森巴赫的指挥下成为《音乐周报》年度十大音乐会中的唯一中国乐团,2013年,在吕嘉带领下开启全套贝多芬之旅,而马泽尔指挥的瓦格纳《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25年来最完美的演绎”,而索尼为该场音乐会发行的现场录音,也成为乐团的首张交响乐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还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等事件中,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作曲家的作品,并于2013年世界首演了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等10位作曲家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不仅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世界各地。2011年,他们在首尔艺术中心上演《图兰朵》。2012年,与艾森巴赫参加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悉尼等地成功上演音乐会。2013年,吕嘉率团赴澳门、新加坡、首尔举行首次亚洲巡演并大获成功。
2014至2015乐季,乐团将上演《奥涅金》、《阿依达》、《乡村骑士》等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郑明勋、根特·赫比希、安东尼·维特等大师的带领下,与郎朗、王健、王羽佳、布赫宾德等独奏大师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同时,乐团将在吕嘉带领下赴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首次北美巡演。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除了歌剧演出外,合唱团还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著名歌唱家里多明戈、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合唱团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 敬请期待!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